大力實施共同富裕行動,始終把解決好群眾“急難愁盼”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,持續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,真正讓群眾看到變化、見到實效、得到實惠。
就業服務更貼心。堅持就業優先,實施重點領域、重點行業、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,優化調整穩崗擴崗政策,全面推進“以工代賑”,不斷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,全力保障高校畢業生、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,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.4萬人。完善就業服務保障體系,嚴格落實工資支付保障制度,大力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,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。
教育教學更用心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。實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、普通高中特色建設專項行動,謀劃實施賀蘭一中、第三高級中學(奧萊中學)改擴建項目,盤活閑置校舍資源,強化高中教育資源供給。推動寧夏交通學校、青松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發展。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,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,全面落實尊師惠師工作相關措施,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。
醫療服務更安心。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,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設立金貴鎮縣域醫療分中心,健全分級診療服務中心,補齊鄉村醫療衛生短板,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。推進寧夏國良醫院改擴建項目二期工程建設,謀劃成立縣域醫療檢驗中心,整體優化縣域內醫療與公共衛生全面融合服務。謀劃實施金貴鎮全民健身中心,引導更多群眾積極參加各類全民健身活動,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。
社會保障更暖心。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,推動養老保險、醫療保險、失業保險等應保盡保,全力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,讓弱有所扶、困有所助。持續優化養老托育服務供給,支持發展社會養老助餐服務,建成金貴鎮健康養老中心和全縣托育綜合服務中心,讓老有所依、幼有所養。做好軍人軍屬、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撫恤工作。積極發展婦女兒童、社會福利、公益慈善、志愿服務等事業。
文體事業更潤心。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改造提升2個鄉鎮文化站和10個村級(社區)基層公共綜合文化服務中心,舉辦全民藝術普及班及各類公益性培訓100場次以上,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演出活動300場次,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。大力發展賽事經濟,培育一批賀蘭特色體育賽事品牌,爭取舉辦國家級馬術、賽鴿、村釣等體育賽事活動,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。
民族團結鑄同心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全面落實“十個到位”工作措施,分類建設互嵌式社區,創建賀蘭山東麓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帶。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“七進”活動,辦好“民族團結進步月”系列活動。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,依法管理宗教事務,持續鞏固民族和睦、宗教和順、社會和諧良好局面。